为深入研究阐释红船精神,学校面向全校教职工征集“红船论坛”理论文章。2019年6月26日,学校组织召开2019年“红船论坛”理论研讨会。理论研讨会征文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5名)
1.《不忘初心的新时代内涵》(作者:肖纯柏,红船精神研究中心)
2.《从文化自觉理解红船精神的三种形态》(作者:彭冰冰,马克思主义学院)
3.《论“红船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作者:赵金飞,红船精神研究中心)
4.《红船精神对时代新人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思考》(作者:凡欣,设计学院)
5.《“红船精神”传承与实践的路径探析》(作者:胡笳丽,商学院)
二等奖(10名)
1.《红船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实践意义》(作者:郭维平,红船精神研究中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红船精神关系探析》(作者:汪广荣,马克思主义学院)
3.《历史·学术·新时代:完整准确理解“红船精神”的三个维度》(作者:高凡夫,马克思主义学院)
4.《红船精神的真善美意蕴及其对时代新人的培育价值》(作者:蒋少容,马克思主义学院)
5.《“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作者:冯彦娟等,红船精神研究中心)
6.《“人地关系”视角下中共革命精神命名学的基本逻辑兼论红船精神命名的合理性》(作者:杨晓伟,红船精神研究中心)
7.《“红船精神”视角下嘉兴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再利用》(作者:程世利,南湖学院)
8.《高校党建视域下的“红船精神”育人价值及路径研究》(作者:朱莹等,商学院)
9.《新媒体时代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作者:周钰,外国语学院)
10.《论红船精神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作者:冯伟芳,应用技术学院)
三等奖(20名)
1.《论红船精神与浙江精神的共通性》(作者:邱辰禧,马克思主义学院)
2.《论红船精神的逻辑理路及其时代意义》(作者:李庆喜,马克思主义学院)
3.《红船精神与中国早期革命道路自信》(作者:唐涛,文法学院)
4.《红船精神与长三角区域法治一体化研究》(作者:李滇,文法学院)
5.《红船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作者:岳东起,学生处)
6.《红船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训路径探析》(作者:张兰,成教学院)
7.《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推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作者:王晓辉,成教学院)
8.《从红船精神到不忘初心》(作者:冯琼等,图书馆)
9.《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探索》(作者:贾白帆,设计学院)
10.《“红船精神”对青年志愿者能力提升的价值引领作用研究》(作者:李华杰,数信学院)
11.《红船精神引领下志愿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初探》(作者:聂小伟等,数信学院)
12.《红船精神引领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嘉兴实践:以协商民主为视角》(作者:钱牧,红船精神研究中心)
13.《以“红船精神”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的三重维度》(作者:万甜甜,南湖学院)
14.《红船精神视域下红船旁大学毕业生属地就业对策研究》(作者:陈云飞等,商学院)
15.《红船精神与后勤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实践》(作者:周彩虹,后勤服务集团)
16.《以红船精神为指引 做好嘉院后勤服务工作》(作者:于冰,后勤服务集团)
17.《红船精神指引下新时代青年践行家国情怀的三重维度》(作者:魏京录,医学院)
18.《课程思政理念下对高校工科学生红船精神培养研究》(作者:李寒星,材纺学院)
19.《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视域下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作者:郑志强,师范学院)
20.《“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路径探究》(作者:肖燕萍,机电学院)
优秀组织奖(3个)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商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