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为纪念习近平提出“红船精神”15周年,更好地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由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嘉兴学院联合举办习近平提出“红船精神”1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祝亚伟,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胡坚,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原主任、省党史学会会长金延锋,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嘉兴学院党委书记黄文秀等校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红船精神研究院、嘉兴市社科联等领导、专家和学者40余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主持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

祝亚伟在讲话中指出,嘉兴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关爱的地方,作为浙江“三个地”的典型代表,正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在这个“最精彩板块”里,革命红色无疑是最鲜明的底色。在弘扬红船精神过程中,嘉兴要重点做好四篇文章。第一、做好深化研究的文章;第二、做好融合贯通的文章;第三、做好广泛传播的文章;第四、做好教育实践的文章。

黄文秀在致辞中指出,嘉兴学院作为办在红船旁的高校,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红船精神的神圣使命。十五年来,学校在红船精神的研究、传承和传播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指出,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将始终坚持用红船精神来研究、弘扬红船精神,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推动红色基因在青年大学生中代代相传。

李捷在线上作主旨报告,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精神的力量对党、国家、民族很重要;二是为什么说红船精神是党的建党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他认为,红船精神虽产生于建党之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今天的红船精神有两个新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核心内涵,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永恒主题,红船精神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首创、奋斗、奉献”这三大精神上,应该在新形势下拓宽思路、持续深化研究。
王炳林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并从四个方面做了简要阐释。第一,红船精神是理论之源。第二,红船精神是组织之源。第三,红船精神是实践之源。第四,红船精神是优良传统之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对深化红船精神研究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把红船精神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放在中国正在强起来和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中进行深化研究。第二,充分运用大历史观研究红船精神。第三,把红船精神放在革命文化的架构内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围绕“习近平为什么会提出红船精神”做了三点阐释。他认为,一是习近平有红色基因,这和他来自革命家庭有很大关系。二是现实背景。十六大以后,中央开始重视革命文化、党的传统对现实的影响。三是当时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胡坚认为,红船精神研究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新高度、新视野对红船精神加深认识。他对认识红船精神的时代意义提出了四个视角:第一,从百年建党史来看,红船精神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精神,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第二,从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新使命角度来看,红船精神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第三,从实现民族复兴的角度看,红船精神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第四,从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角度来看,红船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教科书、好教材。

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金延锋作了题为“时代变迁 精神永恒”的讲话,她认为红船精神是历史的——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现实的——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未来的——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红船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对未来红船精神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认为至少有十二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化研究:一是红船精神与初心使命的研究;二是红船精神与自我革命的研究;三是红船精神与建设重要窗口的研究;四是红船精神与育人模式创新的研究;五是红船精神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研究;六是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纲领研究;七是红色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题体系的构建研究;八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建、塑造、传播的机理研究;九是红船精神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研究;十是中外政党执政比较研究;十一是忧患意识和精神领域的研究;十二是建党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三重维度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研究。

中国计量大学胡建成教授、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陈水林教授作为最早对红船精神进行研究的学者,对十五年来红船精神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红船精神研究进行了展望。胡建成认为15年来,红船精神的研究从困难重重到现在取得丰硕成果,是经历了很困难的一段时期的,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很多领导、专家、学者支持。他认为未来红船精神的研究方向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把红船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一个是要把党史资源、精神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陈水林认为红船要瞄准两个一百年,深入挖掘党和国家的大事,并与嘉兴、浙江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继续进行学科建设。还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展,并且发展的越来越好。
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嘉兴学院肖纯柏教授、彭冰冰教授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作大会总结。他认为,习近平提出“红船精神”15年来,特别是2017年10月第二次阐述红船精神以来,在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潜心研究和大力推动下,红船精神从区域性研究成为全国性研究,并不断推向深入。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得到广泛认同,红船精神得到了快速传播,从浙江走向了全国,甚至走向了世界。红船精神进入了课堂,成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成长成才的力量。明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即将开启之时,我们要始终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为把浙江建设成为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